产品经理们,你们有没有在决策时故意忽略一些信息?这听起来像个悖论,但现实中,它可能正是高效决策的秘密武器。理性忽视,就是在有限理性与资源制约下,我们有意识地对那些贡献甚微或信息增益边际递减的因素、选项或细节实施有界排除,将认知、时间和执行资源聚焦于关键杠杆点和高价值变量。这不仅能避免分析瘫痪,还能提升响应速度,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持续价值创造。简单说,决策像导航——盯着所有路标会迷路,忽略次要的才能直达目标。
但别急着欢呼,理性忽视也是双刃剑。它基于系统思维的“有限注意力”原理,通过设定决策范围、过滤次要信息和简化备选方案来提速。然而,它可能对决策造成不良影响,比如忽略关键细节导致失误。想想产品开发中,如果你在创新可持续产品时,只关注核心碳排放数据而忽视次要用户反馈,短期看似高效,长期可能失去市场契合度。这就是挑战:既要避免过度分析,又要理性忽视。
在我看来,理性忽视在某些情况下超级有用。产品经理常面临复杂产品组合或跨职能协同,信息如洪水般涌来。比喻一下,它像筛金子——筛掉沙砾,只留金块。例如,苹果开发新产品时,常忽略次要功能反馈,聚焦核心用户体验,这提升了精度和响应速度。但辩证看,过度忽视会引发问题:小米在电动车布局中,若只关注价格而忽视技术革新,可能错失颠覆机会。所以,关键在平衡——设定边界,兼顾多方视角。
未来呢?在可持续产品开发中,理性忽视能加速创新。但记住,它不是借口。产品经理们,你们怎么看?试试在下次决策中,有意识地忽略次要噪音,聚焦高杠杆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