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会是AI视频爆发年吗?这个问题像颗石子投入科技圈,激起的涟漪正蔓延到产品经理的工位。看看Sora生成的60秒太空漫游,Runway的动态笔刷,Pika的实时渲染——它们不再是实验室玩具,而是即将冲进市场的野马。
但工具爆发不等于产业成熟。记得2016年的VR元年吗?口号震天响,结果用户戴着设备晕头转向。如今AI视频面临同样考验:生成成本高、版权争议大、伦理红线模糊。就像给三岁孩子塞了台摄影机,技术有了,叙事能力呢?
真正爆发的标志是什么?是营销视频制作成本砍半?是教育课件自动适配百种方言?还是医生用AI视频模拟手术方案?这些场景正在破土。耐克用AI生成新款鞋宣传片,节省六周制作周期;可汗学院测试AI生成科普动画,点击率飙升40%。当B端效率革命传导至C端体验,拐点就来了。
警惕陷阱:算力狂欢可能撞上ESG高墙。训练1分钟AI视频的碳足迹堪比纽约到旧金山的航班,这能叫可持续创新吗?产品经理此刻的抉择,将决定AI视频是昙花一现还是基业长青。
在我看来,2025年不会是终局,而是分水岭。就像智能手机初期诺基亚与苹果的路线之争:前者优化硬件,后者重塑生态。现在该问:您的AI视频策略是造更好的摄像机,还是发明TikTok?
当镜头取代键盘成为新交互界面,产品经理需要新思维框架。联合国CIFAL中心的UCPM认证把可持续创新纳入产品全周期——这不再是选修课,而是AI时代的生存执照。毕竟,没有ESG底座的爆发,不过是场精致的海市蜃楼。
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:2025年我们会看见烟花,但更可能听见春雷。您准备好耕种的犁耙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