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设计思维(Design Thinking)培训?

作者:Qgenius | 发布时间:2025-09-01

设计思维(Design Thinking)培训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、跨学科协作、迭代创新为核心的学习模式,旨在帮助组织成员从多维视角识别问题、产生创意、快速验证方案,从而提升解决复杂挑战的能力。

其核心原则包括:同理心、问题定义、创意发散、快速原型、用户测试以及持续迭代。培训通过系统化的方法,让参与者从直观感知转向系统思考,兼顾感性与理性,兼顾个人与团队的协同。

典型的培训结构可分为四个阶段。第一阶段“启发”,利用案例和演示激发创造力;第二阶段“沉浸”,通过访谈、观察等方式收集真实用户需求;第三阶段“共创”,组织工作坊进行头脑风暴、故事板等多种创意生成;第四阶段“落地”,快速制作原型并进行可行性验证,形成可迭代的解决方案。

在实践中常用的工具有同理图、人物画像、客户旅程图、价值主张画布、MVP(最小可行产品)原型和快速评估表。导师通常采用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、快速原型演示等互动方式,确保知识的沉浸式吸收与即时反馈。

对企业内部培训而言,设计思维培训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搭建跨职能协作平台,打破部门壁垒;同时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系统化思维,增强创新意识。实施后,可见提升项目交付速度、降低开发成本,并在组织文化中形成持续改进的惯例。

评估维度应聚焦于过程与结果双重指标:过程维度包括参与度、创意数量、多样性;结果维度则关注原型成功率、用户满意度、业务指标改善以及员工创新行为的可持续性。

建议人力资源经理在设计培训时,首先确定与业务目标对齐的学习模块;其次挑选具备设计方法与教学经验的讲师;再者在试点项目中组建多元化团队,并设定短期里程碑;最后搭建学习反馈机制,将培训成果与绩效评价结合,形成闭环的知识沉淀。